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汽车配置一直存在差异。当自主品牌标配了ESP(电子稳定程序)时,合资品牌仍然在推销其高配车型具备ESP。这只是一个例子,事实上,许多入门级合资车型存在着超低的配置。面对消费者对面子和配置的需求,合资品牌的销售策略明显很吃力,SUV车型则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合资紧凑级SUV车型价格往往超过10-13万,加上其他费用后更高,配置低,唯一的优点是品质较好。而在10-13万的价格区间,自主品牌不仅可以选择高配紧凑型SUV,还能享受到合资品牌难以想象的配置。因此,国内消费者对自主SUV的配置要求很高,而对合资SUV的要求在于省心和省油。

目前,自主品牌车型的配置越来越高。即使是入门级车型,也能配备智能互联系统甚至远程控制系统,这是合资品牌无法比拟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配置都是有用的,有些配置只是看起来好看,听起来好听而已。
举例来说,自动泊车一度成为高级配置的代名词,许多中端车型以此为卖点,大肆宣传其科技性。然而,实际上,消费者购买之后很少使用这个功能,因为他们没有时间等待车辆自动泊车。尽管这个功能很先进,但实用性却不足。很多老司机都有这种感受,新手女司机可能会更需要这个配置,但个人认为新手过渡期很快,恐怕这项配置的用武之地不大。
另一个配置是自动驻车(AUTOHOLD)。对于这个功能,具体的使用体验主要取决于厂家对自动驻车的调校。很多车主不喜欢使用自动驻车,因为在释放电子手刹时会出现明显的”闯动感”,每次踩油门车辆都会倾向于前窜,给驾驶员带来不好的驾驶体验。特别是在堵车过程中,这是一件很让人烦恼的事情。然而,并非所有厂家都有这样的调校,一些高端车型的自动驻车调校非常平缓,电子手刹释放时不会出现”闯动”。总的来说,这个配置虽然不错,但取决于调校,至少低端品牌车型的自动驻车功能并不好用。不过,对于女司机来说,这个配置还是很实用的,老司机一般不太会使用。

ACC自适应巡航是最近兴起的功能
,它是自动驾驶的基础产物之一。一般配备ACC主动巡航的车型都具备L2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也可以称之为ADAS系统(先进驾驶辅助系统)。这项功能包括车道偏离预警、车道保持、主动刹车、ACC自适应续航等等。ACC自适应巡航在高速巡航时非常实用,但在低速路况下,实际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决定。有人可能会说,只要具备低速自适应巡航功能,就可以实现全速自适应巡航。这种说法没错,但在面对国内城市拥堵的路况时,这个功能受到很大的限制。在低速、高频次的堵车路况下,ACC自适应巡航受到很大的影响,跟车距离不能太近,堵车时需要驾驶员进行制动干预。同时,高频堵车还容易导致频繁的启停,驾驶员必须手动踩油门才能启动车辆,然后才能进入低速跟随状态,相对来说比较麻烦。即使关闭自动启停功能,驾驶员仍然需要控制刹车以确保安全距离,特别是在上坡或下坡的道路上。
总的来说,实际用车中存在很多难以使用的配置,并不是所有配置都是鸡肋,而是厂家调校不合理,存在很大的弊端。厂家过于追求提高配置,而忽视了一些实用配置的精细调校,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部分车型价格高昂的原因。因此,消费者在选择车型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使用习惯来决定是否需要这些配置。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将迅速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