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老舍的话剧有哪些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老舍的话剧有哪些方面的知
想必现在有很多小伙伴对于老舍的话剧有哪些方面的知识都比较想要了解,那么今天小好小编就为大家收集了一些关于老舍的话剧有哪些方面的知识分享给大家,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据说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
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
老舍毕业于北京师范学校,因品学兼优,后被委任为京师公立第十七高等小学校(方家胡同小学前身)校长,由此开始了他将近20年的教师生涯。 1924-1929年,老舍应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之聘,担任东方学院华语教师,业余时间开始小说创作。
转载或者军引用本文内容请如注速明来着源于芝士回设答
我们回顾老舍的一生,虽然《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月牙儿》等小说作品更为人熟知,但在不断“高产”的小说作品之余,老舍的戏剧创作也占有非常大的比重。数量惊人的同时也在戏剧届被公认为巨匠,其中代表作《茶馆》更是在舞台之上久演不衰,可以说戏剧成为老舍创作生涯中的第二分支,据统计,老舍一生中共创作了20部戏剧。
成民量系入见据保收华石,界布儿型价。
老舍的话剧创作自1939年春天起,将自己四五年的时间都放在了话剧的创作上,先后写出了多幕话剧,其中《面子问题》便是创作于1941年。除此之外,这20部话剧中有14部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完成,在结合自己此前的创作经验并融入了极大心血的同时,老舍创作出了《方珍珠》、《龙须沟》、《茶馆》、《西望长安》、《全家福》、《神拳》等几部巨作。
在这几部著作当中,除《神拳》与《西望长安》外,剩余话剧在地理位置上的设置均是以北京为地点,但《神拳》与《西望长安》中也有出现了在北京的部分。
具体的说,老舍在1950年完成创作工作的话剧《方珍珠》在1951年由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练并公开演出,演出过后随即收获大量好评。随后,老舍在1951年出版的话剧《龙须沟》,在1951年2月由人民艺术剧院呈现,受到了各界关注。
也正是因为老舍创作的话剧排练过后登上舞台收获到大量成功,当代戏剧在创作方面也受到积极影响,其中《龙须沟》更是让老舍获得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尤其《茶馆》,其艺术特质被誉为“东方戏剧的奇迹”,《茶馆》用独特的“人像展览式”结构展现了三个动荡、变革的时代。
中等家线正又利条意很件求级,强光压安例广始。
而《四世同堂》是中国现代文学最重要的长篇小说之一,也是老舍先生一生文学创作难以逾越的高峰。被多次改编成话剧演出。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
之前读很多作品,都感觉到作者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冷静地叙述一个故事。但是《四世同堂》不一样,它的字里行间都充斥着作者的血泪和灵魂。老舍就像是实实在在生活在小羊圈胡同的居民,因为山河的破碎,至亲的离去而心碎,而泣血。
老舍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和感情去书写这一部作品,所以在他的笔下,在这部故事中,每一个人物,每一句台词,甚至是北平城墙上的砖瓦,都有着独特的意义,都活生生的让人感到绵密的温暖。
这也正是《四世同堂》最触动人心的所在:书中人物并没有极好或极坏的脸谱形象,但是每一个人,甚至是毫不起眼的角色,都是生动丰满,活灵活现的:
圆熟温和的祁老人,老实沉默的天佑,儒雅挣扎瑞宣,铮铮铁骨的钱诗人……
他们的遭遇和心境,欢乐与悲哀,共同拼凑出了这副世态万象的全景图。
可以说,老舍成功地把语言的通俗性与文学性统一起来,做到了干净利落,鲜活纯熟,平易而不粗俗,精致而不雕琢。其 所使用的语词、句式、语气以至说话的神态气韵,都有他独特的体味和创造,又隐约渗透着北京文化。这也是“京味”的重要表现。老舍称得上“语言大师”,他在 现代白话文学语言的创造与发展上,有着突出的贡献。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将迅速删除。